首頁 >國內 >

世界快資訊:科普:搖一搖,“晶體嬰兒”也會長得快


(資料圖片)

新華社東京12月24日電(記者錢錚)輕輕搖晃或攪拌食鹽濃溶液,細小的食鹽晶體就會出現(xiàn)。古人制鹽時就注意到了這種現(xiàn)象,日本研究人員借助現(xiàn)代科技解釋了其中原理,即搖一搖這樣的機械刺激如何加速食鹽“晶體嬰兒”生長。

日本東京大學研究人員日前在學術期刊《美國化學協(xié)會·核心科學》上發(fā)表論文說,他們使用能看清單個原子的高速、高分辨率電子顯微鏡,成功將食鹽晶體在機械刺激下加速生長的現(xiàn)象影像化。

據(jù)介紹,晶體形成分為兩個階段,第一階段生成晶核,研究人員稱之為“晶體嬰兒”,第二階段晶體生長。研究團隊已于去年使用電子顯微鏡捕捉到了“晶體嬰兒”誕生的場景,今年他們使用的電子顯微鏡拍攝速率與去年相比快了10倍,以1秒鐘300幀的高速影像記錄了“晶體嬰兒”在緩緩振動的容器中成長的樣子。

對這些影像分析結果顯示,食鹽溶液中的氯化鈉分子在被吸收進晶體之前,會聚集到一起形成一種在溶液中漂浮的中間體,研究人員稱之為“浮島”。它會隨著容器的振動而移動,如果落在晶核已有的晶體層上,就會產生一層新的晶體層,晶體由此生長。通常“浮島”形成的速度不快,但如果輕微振動容器或攪拌溶液,“浮島”形成和變化的速度會加快,“晶體嬰兒”成長為較大晶體的速度也隨之加快。

研究人員說,同樣的方法可用于在分子層面觀察其他晶體形成的過程,這有助于藥物研發(fā)、材料制造等領域開發(fā)高效生成高品質晶體的方法。

關鍵詞:

責任編輯:Rex_24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