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 在圍繞男童進女廁的爭議中,男童的年齡往往被視為這一行為是否合理的關鍵點。一些到了入學年齡的男童,在父母眼里或許仍是個性別不分明的孩子,但在其他女性眼里已經(jīng)屬于異性。他們出現(xiàn)在異性的更衣室、廁所,會讓介意的人感到被冒犯
● 隨著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(guī)的出臺,公眾的個人隱私保護意識不斷增強,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設施,包括設立第三衛(wèi)生間、提高男女衛(wèi)生間的私密度、在男廁中增加私密隔間等
● 家長應該加強性教育的學習,從小就培養(yǎng)孩子的性別意識和邊界意識,使之形成健康積極的價值觀念。性別意識不是簡單地告訴孩子男女有別,而是把性別意識融入孩子的整個教育系統(tǒng)之中
(相關資料圖)
近日,在黑龍江哈爾濱一地鐵站女廁內(nèi),一女子發(fā)現(xiàn)有個男童站在里面,于是對男孩子說:這里是女廁,男孩不能進來。隨后,孩子家長認為該女子傷害了孩子心靈,將其堵住要求道歉,雙方在廁所內(nèi)激烈爭吵。
相關視頻上傳網(wǎng)絡后,該事件迅速引起社會熱議。部分家長稱,自己也遇到過帶娃如廁難的問題,帶男童進女廁純屬無奈之舉;還有一些人則認為,此舉容易給其他人造成困擾,呼吁在公共場所加快設立第三衛(wèi)生間,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。
如何更好地解決這類問題?
接受《法治日報》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,雖然目前我國已經(jīng)在許多地方推廣第三衛(wèi)生間,但是這些設施還有待進一步拓展普及。廁所設施建設難以在短時間內(nèi)一步到位,先抓緊做好公廁性別意識的教育工作才是首要措施。家長自身應該加強性教育的學習,并從小就培養(yǎng)孩子的性別意識和邊界意識,使之形成健康積極的價值觀念。
男童進女廁引爭議
他人權益不容忽視
“一進洗手間,看到好幾個半大男孩子。一瞬間,還以為是自己走錯了方向。”2月5日下午,在北京工作的林顏趁著周末逛大悅城時,一進女廁就看到了這番景象。
“這場面確實讓人有點尷尬,只能趕緊上完廁所匆匆離去。想起前兩天在網(wǎng)上看過的那則熱門視頻,更加理解了視頻中女子的感受?!绷诸佌f,將6歲大的男孩子帶入女廁,確實容易冒犯其他如廁的女性。
北京市民鐘歌也有類似遭遇。此前,她深夜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上廁所時,一進去就看到有個1.3米多高的男孩站在里面。當時廁所里沒什么人,她見狀嚇了一跳。男孩說是陪媽媽來上廁所的,并用手指了指其中一個隔間。
“他媽媽上完廁所后告訴我,因為孩子才6歲多,怕他一個人在外面不安全才帶進來?!辩姼鑼τ浾哒f,雖然男孩的媽媽表達了歉意,但她心里還是有點介意的。
家住江西南昌的傅笛是一名4歲男孩的母親。她告訴記者,帶孩子出門時難免會碰到孩子需要上廁所的情況,如果孩子父親或其他男性朋友在場,她都會讓他們陪著孩子去上男廁,“但如果只有我自己在,那只能把他帶進女廁了”。
在益清(北京)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思瑤看來,現(xiàn)實生活中,母親帶年幼的兒子外出、父親帶年幼的女兒外出、女兒帶著年邁不能自理的父親外出、兒子帶著年邁不能自理的母親外出、行動不便的孕婦上廁所、殘障人士上廁所等,都會遇到這種尷尬且無奈的情況,無需過分指責。但在處理過程中應當盡量尋找合理方式,避免引起他人反感或侵犯他人權益。
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規(guī)定,自然人享有隱私權,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、侵擾、泄露、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。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、私密活動、私密信息。
“在上述視頻事件中,當6歲男童進入女廁時,女子作為當事人有權利對男童及其母親進行合理提醒,只要語氣措辭得當,就是正當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行為。”劉思瑤說,該事件看似生活中常見的小摩擦,但具有極強的現(xiàn)實意義。發(fā)生糾紛后,各方應妥善協(xié)商解決。
“該事件還反映出,應當重視父親在子女教育責任履行上的缺位問題,鼓勵男性參與具體的育兒實踐,提高育兒的參與度?!敝袊嗌倌暄芯恐行纳倌陜和芯克撠熑藦垥员J為,該事件中的男孩已經(jīng)6歲,從目前披露的視頻資料來看,其父親也在場,那么首選方案應該是由其父親帶去男廁。如不方便,可在征詢孩子意愿并確保安全的狀態(tài)下由男童自己去男廁。
張曉冰說,若必須由母親帶進女廁,也要事先和孩子講好如廁規(guī)則及相關的性別認知,避免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困惑和傷害。此外,父母作為孩子的監(jiān)護人,也有保護孩子身心健康的責任,在孩子面前情緒失控,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傷害。
幫助孩子健康成長
樹立正確性別意識
今年2月初,浙江寧波一商場女廁張貼的標語“請勿帶3周歲以上男童進入”引發(fā)熱議。有網(wǎng)友認為,3歲小孩不太會自己上廁所,年齡太小可能會遇到危險,這種標語對單獨帶娃出門的媽媽并不友好。也有網(wǎng)友提出,希望這種標語早點普及。
商場工作人員回應稱,從2021年4月商場開業(yè)時就有這個標語,很多顧客反饋覺得四五歲的男孩進去不太合適,就作了這個規(guī)定。為此,商場在多數(shù)樓層配有無障礙衛(wèi)生間,里面有大人和小孩各自的馬桶、男童小便池以及尿布臺等,獨自帶男孩出門的媽媽或是帶女孩出門的爸爸都可以使用。
記者注意到,在圍繞男童進女廁的爭議中,男童的年齡往往被視為這一行為是否合理的關鍵點。
“小孩子3歲起就開始有比較明確的性別意識,對異性會產(chǎn)生好奇心。如果家長頻繁帶著孩子進入異性廁所等公共空間,會讓孩子產(chǎn)生錯誤的性別意識,甚至影響孩子以后的性別觀念?!睆V東合拓律師事務所律師吳夢凱說,一些到了入學年齡的男童,在父母眼里或許仍是性別不分明的孩子,但在其他女性眼里已經(jīng)屬于異性。他們出現(xiàn)在異性的更衣室、廁所,會讓介意的人感到被冒犯。
“民法典規(guī)定,侵犯他人隱私權應當承擔賠禮道歉、停止侵害等民事侵權責任?!眳菈魟P說,根據(jù)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規(guī)定,無民事行為能力人、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,由監(jiān)護人承擔侵權責任。監(jiān)護人盡到監(jiān)護職責的,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。有財產(chǎn)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、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,從本人財產(chǎn)中支付賠償費用;不足部分,由監(jiān)護人賠償。
劉思瑤認為,目前法律對孩子禁止進入異性廁所的年齡并無明確規(guī)定,且每個孩子成長環(huán)境及父母教育不同,其獨立上廁所的能力也存在差異,要劃定一個清晰的界限存在困難。但從對孩子教育負責的角度出發(fā),三四歲的孩子上幼兒園之后,家長應主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性別意識和邊界意識。
“如果是男童需要上廁所,在沒有特定設施且沒有同性家長在場的前提下,母親在征求孩子意愿后,確需帶男童上女廁的,可與孩子一起進隔間并背對孩子,或在隔間門口等待孩子,同時向其說明緣由?!睆垥员ㄗh道,如果僅是母親要去上廁所,因擔心孩子無人照看想帶其進去,也要先詢問孩子是否愿意一同進去,這是對孩子的尊重。
“如果女廁里的其他女性感到不便,尤其是女童感到疑惑時,應當態(tài)度友好地解釋并表示歉意?!睆垥员f,在日常生活行為和習慣中,父母有義務幫助孩子建立隱私觀念和性別認知,尊重他人隱私。
張曉冰建議,如果男童不愿意去女廁,則應該尊重其意愿,讓孩子在女廁外等母親或者單獨進男廁上廁所,同時母親應在女廁內(nèi)或男廁門口與孩子保持對話,或戴上手機、電子手表等智能設備,隨時與其保持通話狀態(tài),并告訴孩子有危險就大聲喊叫。
完善公共服務設施
解決家長燃眉之急
“不管是男童進女廁,還是女童進男廁,這些情況均容易造成孩子性別認知上的困惑和錯亂。”在張曉冰看來,隨著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(guī)的出臺,公眾的個人隱私保護意識不斷增強,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設施,包括設立第三衛(wèi)生間、提高男女衛(wèi)生間的私密度、在男廁中增加私密隔間等。
“這樣可以避免把問題轉(zhuǎn)移成個體之間的矛盾,造成對孩子的身心傷害和性別認知錯位,耽誤孩子樹立正確的性別意識?!睆垥员f。
2016年9月,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部修訂的《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》要求,城市中的一類固定式公共廁所,二級及以上醫(yī)院的公共廁所,商業(yè)區(qū)、重要公共設置及重要交通客運設施區(qū)域的活動式公共廁所,均應設置第三衛(wèi)生間。
同年12月,原國家旅游局發(fā)布的《關于加快推進第三衛(wèi)生間(家庭衛(wèi)生間)建設的通知》也指出,建設第三衛(wèi)生間,有助于解決特殊游客群體的如廁需求,有助于完善旅游公共服務設施,并要求全國5A級旅游景區(qū)配備第三衛(wèi)生間。
“根據(jù)這兩個規(guī)定,實際上大部分的公共空間都有責任、有義務設置第三衛(wèi)生間。”張曉冰認為,隨著兒童友好型城市、生育友好型城市理念的提出、各類相關計劃的推行,未來可以考慮增設兒童衛(wèi)生間,突出兒童主體性,并在數(shù)量上進一步拓展,賦予兒童一定的公共空間,而不只是有無的問題,“這是城市文明程度的具體體現(xiàn),也是社會發(fā)展的進步體現(xiàn)。”
對此,劉思瑤也深表認同?!澳壳埃覈谌l(wèi)生間的建設較為緩慢,即使在一些大城市的覆蓋率也很低,而且僅見于一些高檔商場和重點景區(qū)?!眲⑺棘幷J為,各個城市的第三衛(wèi)生間、無障礙衛(wèi)生間、母嬰室等設施建設應該盡快跟上,這樣才能解決家長的燃眉之急,讓公眾出行更加舒適便捷。
張曉冰還呼吁,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的角度,發(fā)布如廁行為指南或如廁行為規(guī)則,用規(guī)則來指導孩子的如廁行為,幫助孩子建立規(guī)則意識,規(guī)范孩子在公共空間、公共場合的行為舉止,如不能隨意走動、不能隨意亂看等。此外,還要加強對第三衛(wèi)生間的宣傳,鼓勵有需要的公眾使用第三衛(wèi)生間,提高使用度、認可度。
劉思瑤建議,性別意識不是簡單地告訴孩子男女有別,而是把性別意識融入孩子的整個教育系統(tǒng)之中。同時,父母應該學會適當放手,培養(yǎng)孩子自主獨立的意識和能力,使之長大后能夠更好地適應復雜的社會。
吳夢凱同樣認為,家長的言行舉止影響孩子的成長,樹立公廁性別意識要從家長做起,比如在有母嬰室、第三衛(wèi)生間的情況下,或有同性家長在場時,堅決不帶孩子進入異性衛(wèi)生間。同時,有關部門也應該積極推動公廁性別意識教育宣傳,加強正面輿論引導。
(文中林顏、鐘歌、傅笛均為化名)
關鍵詞:
責任編輯:Rex_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