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快訊 >

2018年,百歲老人翁萬戈無償捐給美國183件國寶,這是為何

2018年,著名的民間收藏家翁萬戈在自己百歲大壽當天,正式宣布要將翁氏收藏的183件文物捐給美國波士頓美術(shù)博物館。

這其中包括了橫跨13個世紀5個朝代的130幅繪畫、31幅書法和織繡珍品等珍貴藏品。

消息一出,立刻引來罵聲無數(shù),有人說:“翁萬戈是賣國賊,國寶不捐給國家,反倒捐給外國?”

有人說,“翁萬戈是年紀大了,老糊涂了?”

也有人說,“藏品是翁萬戈家的,他想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,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去批判他。”

那么翁萬戈為什么要將大批珍貴藏品捐給美國博物館呢?他的這些藏品又是從何而來的?

(圖為翁萬戈與夫人)

翁氏藏書 六代傳人

1918年出生的翁萬戈,是翁氏藏書的第六代傳人。

他大部分的藏品都來自于父輩祖輩們的收藏,其中最著名的收藏家還得屬翁氏藏書的始祖翁心存和翁同龢兩人。

巧合的是,翁心存和翁同龢兩人都是清朝兩代皇帝的老師,所以有機會,也有一定的文化鑒賞能力,進行大量的收藏。

早年,翁心存因家境清寒,曾在藏書閣打工,因此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古畫寶籍,也逐漸學會了對藏品進行鑒賞。

后來他被任命為朝廷要官,也為他進一步擴充藏書提供了人脈和經(jīng)濟上的便捷。

(圖為網(wǎng)絡配圖)

道光年間,戰(zhàn)火紛起,國家動蕩不安,民間有些藏書家連飯都吃不上,家中的藏品更是四處流竄甚至丟失。

這個時候的翁心存,為保護古籍,四處奔波搜集,一點一點地增加藏品,翁氏藏書便是從這兒開始有了雛形。

到了翁心存的兒子,也就是翁同龢這一代,更是將翁氏藏書發(fā)揚光大。

翁同龢曾是同治和光緒兩代皇帝的老師,深受皇帝器重,經(jīng)常被邀請參與重要的朝政決策,還被梁啟超稱為是中國維新的第一位導師。

翁同龢完美地繼承了父親翁心存的意志,對中國古畫書籍的收藏展現(xiàn)了極大的興趣。

(圖為翁萬戈)

由于翁同龢本人酷愛書法,到了他這一代,主要以收藏字畫為主。

只要聽說哪個古玩市場出了件什么稀奇的玩意,翁同龢經(jīng)常飯都不吃,就急忙跑過去打探,購買。

其中,翁同龢最著名的一幅藏品《長江萬里圖》就是這么得來的。

(圖為翁同龢)

《長江萬里圖》是由被譽為“清代四王”的王翚繪制的一幅名畫。

1875年的某一天,翁同龢正在家吃飯,聽說古玩市場有一副長達16米的山水畫在出售,立刻扔下飯碗追了出去。

撥開擁擠的人群,翁同龢在見到畫的那一瞬間,翁同龢就認定了這畫是他的,說什么他也必須買下來。

為了買下這幅畫,當時他把準備買新房的四百兩銀子,相當于現(xiàn)在2000萬的錢全部拿了出來。

雖然事后被夫人埋怨,但他一點也不心疼,足見翁同龢對古玩字畫的喜愛。

也是因為翁心存和翁同龢這兩位收藏始祖在清代的活躍,才讓大量的明清文人書畫作品得以保留,供世人瞻仰。

1920年,翁萬戈成為了翁家的第六代傳人,這一年不過2歲的他,繼承了家中的古籍、碑帖、書畫,還有一些紡織品等珍貴藏品。

到了這個時候,翁家的藏書基本上已經(jīng)定型,正如翁心存自己所說,與其叫他收藏家,不如叫他“守藏家”,他最主要做的事情就是保護藏品。

顛簸的國寶

1936年,18歲的翁萬戈考上了燕京大學,后轉(zhuǎn)入上海交通大學電氣系。

由于抗日戰(zhàn)爭的爆發(fā),加上國家政局動蕩,翁萬戈沒有選擇在國內(nèi)繼續(xù)深造而是去美國讀碩士。

戰(zhàn)爭結(jié)束后,翁萬戈回國沒多久,戰(zhàn)火再起。

為了保護家中的文物,他作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,決定把家中所有的藏品全都搬到美國去。

要知道,漂洋過海萬一出了什么意外,這批承載了翁氏六代人心血的國寶可能就沒了,但是翁萬戈更擔心戰(zhàn)火會把藏品燒得一干二凈,只能冒險一次。

1948年,翁萬戈到處找關(guān)系,花錢疏通,召集人員仔細地打包好每一個藏品,以確保運輸安全。

最終,經(jīng)過多番波折之后,這批藏書終于運到了美國,暫時寄存保護,而這一存便是30年。

30年來,翁萬戈一直對自己的藏書比較低調(diào),很少對外人提及家族的收藏史。

直到1985年,美國華美進協(xié)進社展出了一批藏書,翁氏的藏書才在學術(shù)界和文物界引起了重大的關(guān)注。

人們這才知道翁萬戈家放著一批數(shù)量極大,令人震撼的藏書和文獻,一時間,整個文物和文化界名人,都爭先恐后的想要結(jié)交認識翁萬戈。

1987年,建筑師傅熹年在美國考察,看到美國的翁氏展品后,特意來到翁萬戈家的藏書觀摩學習。

回國后,傅熹年把翁萬戈藏書情況整理發(fā)表在了雜志上,引起了陳先行的關(guān)注。

陳先行小心翼翼地向翁萬戈地提出,期望上海圖書館能夠獲得翁萬戈的藏書的收藏權(quán),翁萬戈沒有明確拒絕,也沒有同意。

1997年,北京嘉德公司的總經(jīng)理王雁南主動聯(lián)系到翁萬戈,還追到了美國翁萬戈的家門口,十分真誠地表示想拍賣翁萬戈家的藏品。

翁萬戈被王雁南的誠意打動,見他不辭辛苦而來,雖然沒答應他的請求,但送了他一副《昌黎先生集》讓他拿去拍賣。

結(jié)果第二年,《昌黎先生集》就以111萬元順利賣出。

(圖為《昌黎先生集》)

通過這次的合作,王雁南贏得了翁萬戈的信任,他同意將翁氏藏書整體賣出。

但約法三章,第一,要求整批藏書必須全部一起買走,不能拆分開來拍賣;第二,要求收藏家來自亞洲,有文物鑒賞水平和保護措施;第三當然就是價格要合理。

由于藏書數(shù)量較大,涉及金額較多,王雁南不敢擅自作主,他聯(lián)系上了國家圖書館和相關(guān)政府,希望能夠得到財務上的支持,將藏書從美國帶到中國,可惜并沒得到政府的幫助。

2000年2月,12名專家聯(lián)名向國家文物局和文化局申請,請求在翁氏藏書整套公開拍賣前,由政府出面購買。

幾日后,好不容易等到了回應,結(jié)果政府的回復卻是不支持。

得到消息的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汪慶,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,他連忙向上海市領(lǐng)導說明這批藏品的厲害之處,請求市領(lǐng)導的幫助。

不久,上海圖書館出面鄭重地迎接了翁萬戈夫婦回國,感受到上海政府和上海圖書館的熱情。

第二天,翁萬戈就決定和上海圖書館簽訂協(xié)議,將翁氏藏書轉(zhuǎn)讓出去。

之后,翁萬戈親自參觀上海圖書館,被圖書館的大氣和現(xiàn)代化的裝修,對書籍的嚴格安保措施所打動,還自愿將原先500萬美元的轉(zhuǎn)讓費用降低了到450萬美元。

2000年4月13日,上海市政府支付了450萬美元后,漂洋過海50年的翁家藏書終于正式回歸了祖國,為此,上海圖書館還舉行了一場隆重的翁氏藏書入藏典禮。

大家都盛贊翁萬戈低價轉(zhuǎn)讓的大氣,讓國家珍寶能夠如此順利地回國。

可是在2018年,翁萬戈卻在自己百歲生辰時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,正是這一決定,讓民眾之前對他的好感一掃而空。

翁萬戈將翁氏珍藏的的183件文物,包括了橫跨13個世紀5個朝代的130幅繪畫,31幅書法和織繡珍品等,全部捐贈給了無償捐贈給了美國的波士頓美術(shù)館。

這其中就有當年翁同龢用買房的400兩銀子換來的長達16米的《長江萬里圖》。

當時這幅珍品也被國內(nèi)無數(shù)人所瞻仰,競相購買,但是,翁萬戈卻不肯賣出去。

如今反倒無償捐贈給了美國波士頓美術(shù)館,因而招來不少專家和民眾的謾罵。

有人說翁氏的藏品是屬于民族的,國家的寶貝,應該還給自己的國家,不該捐給外國人。

也有人表示翁萬戈只是為了推廣中國的文化,讓外國人也有機會在美國博物館了解中國歷史,才捐出去。

究竟事實的真相是怎樣的,我們誰也不清楚。

但是我們知道的是,2010年,92歲的翁萬戈曾將自己收藏的珍品,一幅明代畫家吳彬的《勺園祓禊圖》無償捐獻給了北京大學。

2015年,翁萬戈也將祖先翁同龢的日記手稿捐贈給了上海圖書館。

后來包括翁同書、翁同龢的手稿,還有翁氏家族的一些文獻,翁萬戈也都無償捐贈給了上海圖書館。

翁萬戈對國內(nèi)的捐贈和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,如果因為他捐贈給國外博物館就對他過往的貢獻全盤否定,未免太過武斷。

不管翁萬戈是為了讓文物有更可靠的保管,還是為了加強文化的傳播影響力,又或者是為了其他什么原因。

這畢竟是翁萬戈祖上的寶貝,是屬于翁萬戈本人的,是翁家人世世代代花了大量時間,精力和金錢。購買和保存的,他不管做什么決定都是無可厚非,不該被罵。

關(guān)鍵詞: 上海圖書館 長江萬里圖 昌黎先生集 這個時候 古玩市場

責任編輯:Rex_01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