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快訊 >

隨叫隨到!在父母那缺失的愛,“鄰家媽媽”來填補

今年3月1日,新修訂的《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》正式施行,九章87條內容涵蓋家庭保護、自我保護、學校保護、社會保護等多方面內容;而來自上海市民政局發(fā)布的《2021年上海市婚姻數(shù)據(jù)年度報告》顯示,上海離婚率從2017年的3.94‰,到2020年的4.53‰,連續(xù)四年呈微升趨勢,離婚糾紛中涉及未成年人的保護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方的關注。

2019年初,上海市婦聯(lián)開啟“鄰家媽媽”項目,挑選一批富有愛心的“女企業(yè)家、三八紅旗手”等,與監(jiān)護缺失兒童展開“一對一”結對幫扶,以探訪、陪伴、心理疏導、情感撫慰等方式,幫助監(jiān)護缺失兒童樹立自信、熱愛生活、健康成長。在徐匯區(qū),也有35位這樣的“鄰家媽媽”,她們在本職工作之外,以女性特有的細膩、善良、包容,關心愛護著這些“別人家的孩子”,傳遞著愛與溫柔的光芒。近日,記者走近了兩位居民區(qū)里的“鄰家媽媽”。

區(qū)婦聯(lián)組織的人文行走活動,“鄰家媽媽”帶著孩子們走出家門

妞妞今年讀小學四年級,瘦瘦高高的她愛運動,也有文藝細胞。不久前,剛剛獲得了徐匯區(qū)學生藝術單項比賽三等獎?!八祮位晒?,這個獎還是徐匯區(qū)教育局頒發(fā)的?!辨ゆつ棠桃贿吔o“鄰家媽媽”傅培蓉報告喜訊,一邊告訴記者,“有她在,我心定?!?/p>

妞妞的健康成長是奶奶最大的安慰

傅培蓉是虹梅街道婦聯(lián)執(zhí)委,曾獲評“海上最美家庭”的她住在古美小區(qū),和妞妞家只隔一條馬路。妞妞還抱在爺爺懷里的時候,傅培蓉就認識了這個可愛的女娃。沒想到后來妞妞爸媽離婚,各自組建新家庭,有了新的寶寶,起初偶爾還帶她和弟弟一起出去玩,后來索性都消失了,妞妞爸爸幾年前更是失聯(lián)不知所蹤,從此爺爺奶奶成了妞妞唯一的依靠。

“生活上照料問題還不大,就擔心她讀書,人家爸媽都可以輔導,我們年紀大了,英文也不懂,只好經常麻煩小傅?!辨ゆつ棠棠杲哐?,愛美愛生活的她從孫女出生、兒子兒媳鬧離婚開始,就承擔起了這個第三代小生命的呵護。妞妞沒有母乳喂養(yǎng),一出生300多元一桶的奶粉錢就是每月的硬支出,原本衣食無憂的上海阿姨找了份保潔工作,“每月一兩千元的補貼也好呀,妞妞爺爺快80了,我們就祈禱自己身體好一點,讓妞妞多一份安心?!?/p>

冰箱上貼著妞妞畫的“冰墩墩”

傅培蓉告訴記者,奶奶照顧妞妞很細致,現(xiàn)在小朋友的日常學習、家校溝通都依靠微信群,奶奶一樣樣學起來,遇到要打印學習材料,或者妞妞哪些作業(yè)搞不懂了,就會很自然地找她幫忙?!扒皟商煺Z文作業(yè)里要寫‘前×后×’的成語,我只知道前赴后繼,多虧了小傅媽媽,想了好幾個給妞妞。”妞妞和奶奶同住一間臥室,空間不大布置得井井有條,奶奶不會網(wǎng)購,特地請傅培蓉代購了一款小書桌給孩子寫作業(yè),“總要有個讀書的樣子?!?/p>

妞妞奶奶告訴記者,鄰家媽媽、居委干部、妞妞學校的老師,大家都很關愛這個小孩,也許因為這些關愛,妞妞現(xiàn)在成長得還蠻健康,只是小孩子越來越大,越來越有自己的主見,有時也會逆反,學業(yè)上的競爭、教育上的壓力讓老人不免有些焦慮,傅培蓉是老兩口的“定心丸”?!皼]關系的,有些話你們不方便說,我來和妞妞講,小孩子還是很懂事的?!备蹬嗳貙捨坷先?。傅培蓉的兒子今年五年級,和妞妞一個小學,她婆婆每天放學接孫子也會碰到妞妞奶奶,聊起一些孩子情況,老人也會轉告小傅及時關心。

不只是輔導學習,傅培蓉總是很認真地對待妞妞的好奇心

妞妞稱傅培蓉為“小傅媽媽”,看到她微信設了個粉紅色的背景,會好奇地問怎么弄;奶奶的小姐妹送的指甲貼,妞妞也會好奇地問奶奶要來,讓小傅媽媽教她怎么貼;有次兩個人一起參加區(qū)婦聯(lián)組織的“親子”活動,小孩子被獎品吸引,傅培蓉霸氣地和她說“悄悄話”:看中哪個,我們一起贏;那天兩個人玩嗨了,傅培蓉意猶未盡地帶妞妞去新開的商場“釣娃娃”,“她第一次玩,我跟她說了要領,結果釣了好幾個,開心得不得了。”妞妞當天打了個電話給奶奶,說不回家吃飯了,和小傅媽媽一起外面吃。

在2021年的上海市家庭文化節(jié)上,傅培蓉作為上海市優(yōu)秀“鄰家媽媽”受到表彰。她告訴記者,其實自己并沒有刻意去做什么,很多相處就是點點滴滴的靠近。隨著社會家庭的變化,妞妞這樣的孩子并非個例。妞妞是幸運的,有愛她的爺爺奶奶全力給她一個安心的港灣,更多監(jiān)護缺失家庭的孩子,面臨的是更為復雜的困境,一方面需要社會關愛,另一方面如何尊重他們的隱私和邊界,“在妞妞眼里,我大概就是這個名字說的,一個隨時都在、叫得應的‘鄰家媽媽’。”

新擴容的“鄰家媽媽”和“鄰家媽媽”助力團

和傅培蓉相似,鄰家媽媽沈丹萍作為民政條線的居委干部,在小姚同學讀幼兒園時就已經認識他了。因為父母雙方都是聾啞人,小姚從小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,如今已經是一名10歲的男生,會唱歌、愛表演,學習成績也不錯,“爺爺奶奶對他期望蠻高的,他有現(xiàn)在的性格和心態(tài)不容易,是一個挺可愛的男孩?!鄙虻て几嬖V記者,除了不熟的人不愿意說話,小姚性格還蠻陽光的,“熟悉了會有很多話要說,沒有距離感”。作為“鄰家媽媽”,她會留心小姚適合參加的活動,鼓勵他多多參與,也會上門聊聊孩子的日常,傳遞一份來自社會的關愛和溫暖。

孩子是未來,孩子也是社會的一部分

據(jù)了解,2021年,徐匯區(qū)婦聯(lián)聯(lián)動街鎮(zhèn)婦聯(lián)、居民區(qū)婦聯(lián),對區(qū)域內監(jiān)護缺失兒童、困境兒童情況進行了再次排摸,建立38人“一人一檔”工作檔案,“鄰家媽媽”隊伍從原來的15人擴容至35人;目前還有19位區(qū)域內的優(yōu)秀女性加入“鄰家媽媽”助力團,為困境兒童和監(jiān)護缺失兒童提供更多文化和社會資源的支撐;同時,在專業(yè)機構支持下,區(qū)婦聯(lián)充分發(fā)揮“匯心灣婦女兒童關愛服務中心”資源優(yōu)勢,賦能“鄰家媽媽”,通過政策上支持、情感上關注、心理上撫慰,努力以“慈母之心”,做好婦聯(lián)“聯(lián)”字文章,服務和溫暖區(qū)域內的困境兒童和他們的家庭。

關鍵詞: 本職工作 年度報告 沒有距離

責任編輯:Rex_01

推薦閱讀